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策法规 > 详情

一次性奖补2000万元!湖北支持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15日10:11 中物联信息服务平台分会




省交通运输厅 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印发关于《湖北省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行动方案》的通知


各市、州、直管市、神农架林区交通运输局、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有关单位:


现将《湖北省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行动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做好贯彻落实。


湖北省交通运输厅 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本文有删减)


湖北省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行动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细化落实交通运输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行动计划》,充分发挥交通物流先导性、基础性和主体性作用,提升交通物流全要素生产效率和整体服务效能,促进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进一步畅通现代流通体系,支撑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更好服务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制定本行动方案。


到2027年,全省综合立体交通网骨架更加完善,基础设施联网补网强链深入推进,运输结构持续优化,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取得显著成效。全省铁路货物运输周转量较2023年增长10%左右,港口集装箱铁水联运量年均增长15%左右,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多式联运“一单制”“一箱制”加快推广,货运组织效率大幅提升,交通物流对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支撑作用更加突显。


一、推进基础设施联网补网强链,完善综合交通运输服务体系


1.进一步畅通大通道。以联网补网强链为重点,适度超前开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实施物流大通道能级提升工程,全力推进京港澳、沪渝等高速公路扩容改造,配合推动三峡水运新通道、协调推动长江中游荆江河段二期等重大工程开工,充分释放长江黄金水道和国家干线高速货运能力。研究设立省港航发展基金,推动汉江流域一体化开发。积极指导黄鄂黄、襄阳、宜昌申报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


2.深入推进运输结构调整优化。组织开展优化运输结构攻坚工程。加快推进铁路专用线进入港口堆场、物流园区。新建及迁建大宗货物运量150万吨以上的物流园区、工矿企业、粮食储备库等,原则上接入铁路专用线。加快武湖作业区(西港区)等万吨级集装箱泊位和配套疏港铁路前期工作。推进花湖机场鄂州机场高速二期等重点项目建设。挖掘长江内河航运潜力,大力发展江海联运、水水中转运输和“散改集”,进一步巩固拓展武汉江海联运线路,探索打造铁水联运组织服务中心。推动降低铁路专用线建设和使用收费,压缩建设审批时间,建立专业化、多元化铁路专用线运营维护机制。


3.推进交通物流与产业融合发展。优化设施布局,加快武汉综合服务型和黄鄂黄、襄阳、宜昌功能型国家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建设,提升重要农产品、能源和矿产品集散分拨能力。支持交通物流与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高效衔接、深度融合,促进物流供应链一体化融合创新。完善新能源汽车电力电池、储能电池、大容量光伏电池运输服务保障,完善新能源汽车港口滚装码头功能,探索拓展新能源汽车集装箱船、多用途船运输。完善能源、矿石、建材、粮食等大宗物资运输服务保障,依托沿江主要港口、重要口岸、铁路物流基地,探索建设一批大宗散货混配和接卸中转基地。


二、推行多式联运“一单制”“一箱制”,促进各环节高效衔接


4.支持推动多式联运“一单制”实施。支持多式联运工程建设,对通过国家验收的每个给予2000万元一次性奖补。培育3家左右具有跨区域联通和全过程管控的多式联运骨干企业。支持单证电子化应用。推进铁路班列客车化运行。争创全国“铁水联运”品牌线路。


5.建立健全内贸集装箱多式联运体系。推进内贸集装箱循环共用,鼓励支持航运企业和铁路企业布局建设内贸集装箱提还箱点。加快推进铁水联运货物分类、装载和安全检查标准衔接互认,推动多式联运“一箱制”发展。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开展内外贸集装箱同船运输,推行集装箱外贸内支线进出口双向运作模式。加快标准托盘、周转箱(筐)等物流载具推广应用和循环共用。


6.畅通城乡物流末端循环网络。优化完善城市货车停靠服务网络,合理设置货车通行区域、线路、时段要求。大力发展共同配送、仓配一体等新模式,探索推动铁路货运场站融入城市物流体系。扎实推进“快递进厂”、“快递进村”。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节点体系,支持客货邮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加快推进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大力推广适配车型,支持具备条件的县乡客运站拓展货运物流服务功能。


三、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提升法治化、规范化、便利化水平


7.持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统筹发展以普通公路为主的体现政府普遍服务的非收费公路和以高速公路为主的收费公路。


8.提升市场法治化、规范化水平。健全以信用为基础的分类分级管理机制。完善货车生产改装联合执法、信息共享和联合惩戒机制,加大货车一致性监督检查力度,压实车辆检测、检验等环节责任,严厉打击套牌挂车、超限超载车辆生产和通行。稳步开展超长平板半挂车、超长集装箱半挂车及车辆非法超载治理工作。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促进交通物流领域线上线下政务服务能力整体提升。优化道路货运政务服务和行政执法。提升道路运输驾驶员高频事项“跨省通办”业务服务质量,持续推动道路运输电子证照使用。支持发展规模化经营、现代化管理的大型公路货运企业。


9.提升口岸通关效率和便利化水平。探索开展智慧口岸建设,加强海事、海关、边检等单位联动,推进国际航行船舶一次性联合检查。鼓励发展货物集拼、内外贸同船等服务。

四、加快培育新动能,促进交通物流智慧化、绿色化发展


10.推进多式联运信息互联共享。支持湖北供应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持续提升数据归集分析能力。鼓励具有多式联运功能的信息平台企业主体以市场化手段拓展数据资源。


11.推进交通运输智慧物流创新发展。探索开展智慧公路、智慧航道、智慧港口、智慧枢纽等建设,推进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探索开展智能网联(自动驾驶)汽车准入和通行试点,丰富自动驾驶、车路协同等场景应用。加快武汉、襄阳等市州车联网基础设施建设。


12.大力提升技术装备绿色化水平。因地制宜探索推广应用新能源中重型货车,布局建设专用换电站。鼓励加密建设一批公路沿线充电桩、充电停车位。加快提升港口、机场、物流园区等车船清洁化水平。支持空轨系统在港口等场景探索应用。持续推进交通运输大规模设备更新行动,基本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的营运柴油货车。


五、强化要素资源保障,优化发展环境


13.推进交通物流领域税费政策落实。持续抓好已出台的物流领域各项税费优惠政策落实。继续落实网络平台道路货物运输企业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试点,试点企业可为符合条件的道路货运小规模纳税人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规范集装箱堆场企业经营行为,严格查处借优势地位不合理收费。充分鼓励金融机构丰富交通物流领域金融产品和服务,开展应收账款、订单仓单等动产质押贷款业务。


14.加大交通物流用地资源供给。加强物流通道、综合枢纽、铁路专用线、港口码头等重点项目用地政策保障。支持交通和仓储物流用地以长期租赁或先租后让、租让结合方式供应。支持在具备条件的高速公路出入口附近和服务区规划建设高速公路中转货运场站和物流中心。支持在相关高速公路主线和服务区新增物流通道。鼓励依托城市铁路场站、公路客运站、城市公交首末站等拓展快递收发分拣和城市物流配送等服务功能。


六、培育骨干交通物流企业,提升物流供应链效率


15.提升交通物流企业供应链管理水平。深入推进民生消费、汽车制造、跨境电商等物流供应链一体化创新发展。探索培育平台型、综合性物流供应链服务企业,提升多式联运、库存管理和分销配送、通关清关等服务能力。


16.打造创新型国际化领军企业。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和研发投入,提升工程物流、医药冷链、危险品等专业领域物流服务能力,着力打造一批交通物流专业化、精细化企业群体。支持国际交通物流上下游企业加强战略合作。支持企业培育稳定开行的国际多式联运线路。鼓励企业优化中欧班列开行方案,提升运营质效。


图片


(文章来源:湖北省交通运输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