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策法规 > 详情

培育壮大网络货运平台,贵州都匀市人民政府印发《都匀市2024-2026年促进物流业发展工作方案》

发布时间:2025年02月14日15:45 中物联信息服务平台分会

图片


都匀市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都匀市2024-2026年促进物流业发展工作方案》的通知


都匀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各镇(乡、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市直及驻市各部门(单位),市属国有企业:


为推进我市物流业提质增效,加快构建都匀市高效、智能、绿色、安全的现代物流体系,现将《都匀市2024-2026年促进物流业发展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执行。


都匀市人民政府

2024年12月31日

(此件公开发布)



都匀市2024—2026年促进物流业发展工作方案


根据《黔南州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黔南州推动物流重点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的通知》文件要求,为推进我市物流业提质增效,加快构建高效、智能、绿色、安全的现代物流体系,着力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及运作方式衔接,努力建设快递物流产业集聚区,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发展目标


围绕黔南州“一核两区”的现代物流发展空间布局,以吸纳大型物流企业进驻为突破口,以市场主体培育为依托,不断夯实全市物流行业基础,加快综合物流园、电子商务产业园、粮油加工产业园、冷链物流基地、农产品配送中心等建设,培育壮大物流骨干企业,布局快递物流商贸聚集区,加快规范专业商贸交易市场,形成辐射黔南及周边县市的贵州南部商贸物流聚集区。利用3年时间,新增货物运输量600万吨和3家以上A级物流企业,实现全市年度货物运输量超1400万吨、A级物流企业超7家,铁路运输大宗比例从4%提高到7%以上。培育壮大网络货运平台,力争到2026年底入驻网络货运平台货车及企业增长60%以上。


二、重点任务


(一)完善物流网络体系建设


1.优化物流基础设施网络。一是以盘活西客站为突破点,“以点带面”逐步盘活现有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形成“三高两铁一场一站”(厦蓉高速、兰海高速、都香高速、瓮马铁路、黔桂铁路、绿茵湖铁路货场、都匀西客站)的运输网络体系。二是动员全市快递品牌入驻都匀市快递物流园,充分利用统仓共配、一件代发等功能,引导商贸、工业等企业与云仓达成合作,不断增加物流快递周转量,加快形成黔南南部快递分拨中心。三是抢抓中央、省、州、市粮油储备库集中布点机遇,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形成绿茵湖“四库”粮油仓储物流布局。(牵头单位:市交通运输局;责任单位:市国资监管局、市发展改革局、市自然资源局、都匀经开区产发办、绿茵湖园区服务中心)


2.加快推进物流信息化建设。梳理我市物流行业基本情况,优化物流资源配置和流程管理,引导物流企业发展网络货运业务,推动网络货运平台实现企业落户、实名认证、货物运输信息实时共享、动态跟踪等功能,及时掌握货物运输状态,合理安排运输计划和资源调配,降低货运车辆出境空载率。到2026年底,力争入驻网络货运平台的货车及企业增长60%以上。(牵头单位:市交通运输局;责任单位:市大数据发展服务中心)


3.打造“公铁”联运新通道。一是强化配套基础建设。加快危货停车场、绿茵湖产业园区建设一路工程、都匀市毛尖至摆忙农村公路建设等项目建设,打通都香高速与G321国道的通道,补齐普通国省道及重要县乡道短板,推进绿茵湖物流聚集区与公路、铁路无缝衔接,打造“通道+枢纽+网络”的物流运行体系。二是梳理适用铁路运输的工业、商业产品,通过企业交流会等形式搭建沟通平台,引导企业与铁路货场以及货运企业达成合作,逐步发展公铁联运。三是引导物流运输企业向多式联运经营企业和综合物流服务企业转变,开展集拼业务,探索发展“一单制”联运服务,采取合作铁路加挂和单独组列相结合的方式,开辟到达长江中下游、粤港澳大湾区、北部湾的多式联运线路。力争每年货物运输量新增200万吨以上,到2026年底,全市铁路运输大宗货物比例从4%提高到7%,实现年度货物运输量1400万吨以上。(牵头单位:市交通运输局;责任单位:市工信<商务>局、市发展改革局、市自然资源局、都匀经开区产发办、绿茵湖园区服务中心) 


(二)促进物流降本增效


4.打造“快递物流+工业”。聚焦轻纺、新型建材、特色食品等产品,通过产销对接会、企业座谈等形式,鼓励和引导商贸、工业等企业入驻云仓,通过仓储、分拣、运输、寄递一体化服务,降低物流运输成本,逐步形成“工厂+电子商务+快递物流”模式。力争每年新增10家以上企业入驻云仓,到2026年底,实现入驻云仓企业超30家。(牵头单位:市工信<商务>局;责任单位:都匀经开区产发办、绿茵湖园区服务中心)


5.打造“快递物流+农业”。一是加快促进农产品的流通,推动农业产业升级,通过支持镇街建设农产品产地物流配送中心,满足不同农产品的储存和运输需求,提升农产品保存及配送时效。二是通过推进捷配供应链及市乡村三级物流体系项目建设,推动物流企业与农产品产地合作社直接合作,通过减少中间环节让农产品从产地到消费者的快速配送,实现“山里菜城里卖”。力争每年链接10家农业合作社与快递公司达成合作,到2026年底,实现农业合作社以及农产品生产企业与快递公司达成合作超30家。(牵头单位:市工信<商务>局;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各镇<乡、街道>)


6.打造“快递物流+旅游”。以快递企业为实施主体,景区运营平台公司配合,发挥政府部门协调引导作用,将秦汉影视城景区作为试点,探索快递物流企业在景区内设立快递驿站,在“食、住、游、购、娱”旅游场景中嵌入快递服务,为游客提供行李寄递和地方特色产品销售寄递一体化服务,实现游客边游边买边寄,轻松旅行。2024年探索“快递+旅游”试点建设,2025年实现2家4A级景区快递服务全覆盖,2026年实现全市3家以上3A级景区快递服务全覆盖。(牵头单位:市旅发办;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工信<商务>局)


(三)培育壮大物流企业


7.强化物流企业培育。一是鼓励物流企业加大在设施设备升级、信息化建设、标准化管理、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投入,不断提升企业的综合实力和管理水平。二是通过实地走访企业,加强惠企政策宣传力度,让企业享受到政策红利,助力企业做大做强。在现有4家A级物流企业的基础上,力争每年新增1家A级物流企业,到2026年,全市A级物流企业达7家以上。(牵头单位:市交通运输局;责任单位:市工信<商务>局、绿茵湖园区服务中心)


8.加强招商引资力度。围绕粮油加工产业,谋划“一图三清单”,招引一批粮油生产加工企业,推动实现粮油加工产业链发展,逐步形成贵州南部粮油加工产业园,助推贵州南部商贸物流聚集区建设。力争2025年新增2家粮油加工上下游企业入驻绿茵湖园区,2026年新增2家粮油加工上下游企业入驻绿茵湖园区。(牵头单位:市投促局;责任单位:市工信<商务>局、市发展改革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农业农村局、都匀经开区产发办、绿茵湖园区服务中心)


(四)优化快递物流发展环境


9.强化资金支持。一是通过专项基金、地方政府债券、中央预算内投资等渠道,争取项目资金支持快递物流集聚区建设。二是加强与银行、担保公司、融资租赁公司等金融机构的对接,定期组织召开快递物流企业融资对接会,搭建物流企业与金融机构沟通交流的平台,促进双方信息对称与业务合作,降低企业融资难度。(牵头单位:市财政局、市工信<商务>局;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发展改革局、市国资监管局)    


10.强化用地保障。一是根据贵州南部商贸物流聚集区的定位,梳理出绿茵湖片区批而未供、供而未用、已流转未批的物流项目土地使用情况,加快做好绿茵湖园区土地规划,做好拟建项目土地保障工作,确保绿茵湖园区物流项目用地得到优先保障。二是全面梳理资源要素与国土空间规划、用地保障等存在的问题,加强部门沟通协作,主动为项目服务,切实解决好制约项目推进的要素资源等共性问题,确保项目签约后早建设早投产。(牵头单位:市自然资源局;责任单位:市风景管理处、绿茵湖园区服务中心)


11.强化人才支撑。一是加强与黔南职院等开设有物流专业的周边高校进行对接,推动现代物流领域产学研用结合,加强供应链管理、冷链物流、快递物流等新业态专业人才与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推动建立和完善多层次复合型物流人才培养体系,每年培养出超120个物流类人才,3年累计培养超360人。二是加快完善人才服务环境,实施更加优惠的人才政策,吸引国内国际高水平物流人才来匀发展,为物流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力争每年吸引物流类人才10个,到2026年底,累计吸引物流类人才超30人以上。(牵头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委组织部<市委人才办>;责任单位:市教育局)


12.加快行业协会组建。一是摸底全市物流企业的数量、规模、经营状况等基本情况,引导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企业、机构组建交通运输协会。二是引导协会与州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对接,利用我市区位优势,整合物流供应链资源,建立物流与生产企业共享发展机制,促进供需良性循环,助力供需两端实现“动力强劲、总体匹配,动态平衡、良性互动”。(牵头单位:市交通运输局;责任单位:市工信<商务>局)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保障。成立以分管副市长为组长,市工信<商务>局牵头,市交通运输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发展改革局等单位参与的物流产业发展工作专班,形成专班月调度机制,整合各单位资源力量,形成强大合力。


(二)强化责任落实。明确推进物流产业发展目标任务,细化责任清单,落实责任分工,清单化、事项化推动工作落实落细。专班办公室加大对各责任单位的调度力度,对各责任单位任务推进情况进行跟踪问效,确保贵州南部商贸物流聚集区打造能够有序推进。


(三)强化政策支持。加强物流政策宣传推广,确保企业充分享受国家、省、州关于鼓励物流行为发展的相关金融、税收等优惠政策,降低企业包袱,提升企业经济效益,激发行业发展活力。


(文章来源:都匀市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