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响亮的汽笛声,一列装载50组集装箱的中欧班列从河南郑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缓缓驶出,几天后到达新疆乌鲁木齐西站,由新疆国际陆港公司接力并组织发往中亚塔什干、阿拉木图等城市,实现“郑州、乌鲁木齐”中欧班列双集结中心的“无缝衔接”,形成了“中原集货+新疆出境”的联动模式。
多重国家战略叠加,加上交通区位优势明显,郑州在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自2022年入选首批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城市以来,河南、郑州省市两级谋划重点项目25个,总投资超262亿元,围绕国际空港、国际陆港“双核”建设,陆空联运、公铁联运“双链”并驱,加快打造“空、陆、铁、水”多港联动的综合货运枢纽体系,综合交通枢纽能级不断提升,区域经济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加强。
国际进出港 双向空铁联运常态化
依托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资金,郑州加快建成新郑国际机场北货运区及飞行区配套工程,深入推进郑州—卢森堡“双枢纽”建设,成功引进中国邮政航空枢纽项目落地郑州;国际陆港物流枢纽功能日趋完善,30万平方米高标仓全力保障新能源汽车上下游产业链高效运转……3年来,借助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的东风,郑州着力打造链接全球的国际航空(货运)枢纽和辐射国际的陆港枢纽。
截至2024年年底,郑州运营全货运航空公司29家,开通全货机航线57条,2024年机场货邮吞吐量首次突破80万吨、较2021年增长17%,国际货邮吞吐量稳居全国第五;中欧班列(郑州)累计开行突破1万列,通达欧洲25个国家的217个城市,2024年班列开行数量较2021年增长132.9%;国际公路运输河南集结中心揭牌运营,开通13条国际公路运输线路,在全国率先实现TIR跨境公路运输双向联通和常态化运营。
以郑州为中心,河南“米”字形高铁网勾画成型。以高铁网为牵引,郑州大力发展高铁物流,更好地畅循环、扩内需、稳增长。2024年1月,郑渝高铁货运示范线在郑州航空港站正式开通,实现时速350公里高铁确认车延长模式开展高铁快运业务。随着郑州航空港高铁多式联运项目(一期)、数字物流综合服务多式联运智慧枢纽等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重点项目相继竣工,高铁物流配套设施及集疏运体系进一步完善,为郑渝高铁货运示范线的稳定运行增添了新的发展动能,有力助推郑州高铁快运线路从最初的“点对点”模式,逐步向“放射状”“网络化”开行转变。今年1月,郑州至青岛高铁快运线路开通,胶东海鲜、青岛鲜酿啤酒“朝发午至”摆上河南百姓餐桌。通过发挥郑州航空港站高铁物流中心以及公铁、空铁联运的协同优势,货物周转效率提升60%以上。
依托便捷的高铁和航空运输网络,郑州开创国际进出港双向空铁联运新模式,“国内高铁集拼+国际航空出口”“国际航空货运进口+国内高铁分拨”进入常态化运营。得益于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政策的引导,郑州持续加大联运装备研发改良的投入力度,运输时效稳定性大幅提升。以郑州机场为例,在补链强链资金支持下,创新研发出航空集装货物整板运输车,为国内航空货运提供“整板理货、整板出仓、整板装卸”整体化作业服务,实现与国际货运航班无缝对接,每板货物作业时间降低约90%,人力成本降低50%以上,大大提升了陆空联运装备技术水平,有效提高了国际航空货物的转运效率。
融入产业链供应链提升开放能级
走进郑州国际陆港西作业区(新能源汽车供应链服务中心),一辆辆汽车整齐列队,更多“河南造”新能源汽车将从这里走向世界。在补链强链资金助力下,去年年底,该作业区一期项目建成投用,紧密结合汽车产业链,覆盖整车和零部件细分领域,开展零部件物流及整车中转运输服务。
“目前正在抓紧修建一条从企业主机厂到场站的专用通道,项目完工后可以压缩80%至90%的作业时间,极大提高企业物流效率,节约物流成本。”河南国际物流枢纽建设运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邝山说,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重点项目郑州国际陆港专用铁路通车后,不仅可打通郑州国际陆港航空港片区对外联络的通道,还将成为河南提升对外开放能级的战略支点。
依托国际陆港,郑州打出一套“整车企业引入、产业链配套、传统链上企业转型升级、技术检测创新平台协同、研发投资奖补”政策组合拳,形成了年产值1500亿元以上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郑州还打造临空产业“聚集地”,郑州航空港区借助补链强链政策支持,积极推进相关工作,辐射力与影响力持续扩大,深度融入城市建设与产业布局之中,已形成电子信息、生物及医药等千亿级临空偏好型产业集群,“1+4+N”物流口岸开放体系、“7×24小时”货运通关保障、“区港一体化”通关模式,保障了进出口货物便利通关。补链强链资金的持续投入,也极大改善了港区的营商环境,吸引了卢森堡货航、顺丰等400余家物流企业纷纷入驻,为“全球123快货物流圈”郑州实践提供强力支撑。
下一步,郑州将继续围绕“硬联通、软联通、一体化机制”持续推进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切实发挥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作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文章来源:中国交通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