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市“公转铁”运输成效显著
湘潭电化集团铁路专用线喜提新年大单
2月26日,满载11节车厢货物的火车从湘潭电化集团铁路专用线缓缓驶出,预计14天后将抵达印度尼西亚。据悉,这是“湘潭—东盟”铁海国际联运班列今年运出的最大批次商品。
“湘潭—东盟”铁海国际联运班列是湘潭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渠道,该运输模式实现了湘潭本土外贸企业在“家门口”发货、在“家门口”过关,让企业足不出户即可办好门到门的全程跨境物流手续,为企业提供一站式物流服务。
“我们企业的产品是工具钢,以前货物都是先通过公路运到外地港口,然后转水运再出口,如今可以直接通过本地货运站场出口,不仅运输效率更高了,成本也大大降低了。”三信钢结构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湘潭—东盟”铁海国际联运班列不仅让企业降本增效,服务省心也是他们考虑的一大因素,所有的后续运输环节手续都由湘潭电化铁路有限公司负责,企业沟通成本大大减少。
湘潭电化铁路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徐岳胜介绍,相较于过去的公海(公路转海运)联运,铁海联运的成本可以降低15%左右,运输周期节约20%左右,自从他们去年7月份开通“湘潭—东盟”铁海国际联运班列以来,运输规模呈现稳步上升趋势,从开始的10节车厢到最高峰的18节;同时货物种类也在不断丰富,涉及电解二氧化锰、汽车零配件、工具钢材等,服务的企业越来越多。据统计,截至目前,“湘潭—东盟”铁海国际联运班列已开出26趟次。
市交通运输局轨道中心负责人介绍,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是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近年来,湘潭市全力推进大宗货物“公转铁”“公转水”。截至2024年底,全市拥有17条铁路专用线,铁路运量达到450万吨,同比增长8.7%,发送量位列全省第三。
为进一步降低社会物流成本、优化营商环境,市交通运输局将继续落实好相关资金奖励政策,鼓励更多企业选择低成本运输方式,从而加快构建便捷顺畅、经济高效、开放共享、绿色智能、安全高效的现代综合运输服务体系,为企业发展铺设“快车道”。
(文章来源:湘潭市人民政府)